MySQL中的重要概念总结
1、什么是数据库事务?事务有什么特点?
(1)数据库事务:指作为单个逻辑工作单元执行的一系列操作,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
(2)事务的特点:
1)原子性;
2)一致性;
3)隔离性;
4)持久性。
2、主键和外键的区别
(1)主键所在的列的值是唯一的,而且不能为空;
(2)外键所在的列可以重复,也可以为空,但是不能创建对应表中不存在的外键值。
3、truncate与delete的区别
4、索引的作用和优缺点
(1)作用:索引可以大大提高系统检索的性能。
(2)优缺点
1)优点:
A、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
B、保证数据库表中每一行数据的唯一性;
C、加速表和表之间的连接,特别是在实现数据的参考完整性方面特别有意义;
D、减少查询中分组和排序的时间;
E、在查询的过程中,使用优化隐藏器,提高系统的性能。
解释:优化隐藏就是指在执行查询语句、使用多表连接检索或者指定查询语句操作的对象表时,明确地指出应该使用的查询方法、连接算法或者对表的操作方式。
2)缺点:
A、创建索引和维护索引要耗费时间,这种时间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
B、索引需要占用物理空间,除了数据表占用数据空间之外,每一个索引还要占用一定的物理空间。如果要建立聚簇索引,那么需要的空间就会更大了。
解释:聚簇索引也叫簇类索引,是一种对磁盘上实际数据重新组织以按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列的值排序。由于聚簇索引的索引页面指针指向数据页面,所以使用聚簇索引查找数据几乎总是比使用非聚簇索引快。
C、当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的时候,索引也要动态的维护,这样就降低了数据的维护速度。
5、创建索引都有哪些注意的事项
(1)适合创建索引的情况:
1)在经常需要搜索的列上,可以加快搜索的速度;
2)在作为主键的列上,强制该列的唯一性和组织表中数据的排列结构。
3)在经常用在连接的列,可以加快连接的速度。
4)在经常需要根据范围进行搜索的列上创建索引,因为索引已经排序,其指定的范围是连续的。
5)在经常需要排序的列上创建索引,因为索引已经排序,这样查询可以利用索引的排序,加快排序的查询时间。
6)在经常使用在where子句中的列上面创建索引,加快条件的判断速度。
(2)不适合创建索引的情况
1)对于那些在查询中很少使用或者参考的列不应该创建索引。这是因为,既然这些列很少使用到,因此有索引或者无索引并不能提高查询速度。相反,由于增加了索引,反而降低系统的维护速度和增加了空间需求。
2)对于那些只有很少数据值(唯一性差)的列也不应该增加索引。这是因为,由于这些列的取值很少,增加索引并不能明显加快检索速度。
3)对于那些定义text、image和bit数据类型的列不应该增加索引。这是因为,这些列的数据量要么相当大,要么取值很少。
4)当修改性能远远大于检索性能时,不应该创建索引。这是因为,修改性能和检索性能是互相矛盾的。当增加索引时,会提高检索性能,但是会降低修改性能。当减少索引时,会提高修改性能,降低检索性能。因此,当修改性能远远大于检索性能时,不应该创建索引。
6、SQL语句分为哪几类?
(1)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定义对数据库对象的操作,如:库、表、列和索引,代表指令:CREATE、TRUNCATE、ALTER、RENAME。
(2)DML(Data Main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定义对数据库记录的操作,代表指令:INSERT、UPDATE、DALATE、SELECT等。
(3)MCL(Data Control Language):数据控制语言,定义对数据库、表、字段和用户的访问权限和安全级别。代表指令:GRANT、REVOKE、COMMIT、ROLLBACK、SAVEPOINT等。
7、MySQL存储引擎是什么?有哪些?
(1)存储引擎:指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数据、建立索引和更新查询数据等技术的实现方法。
(2)存储引擎分类:MySQL的核心就是插件式存储引擎、支持多种存储引擎,如:MyISAM、InnoDB、Memory三个引擎,它们的特性不同。InnoDB支持事务,MySQL不支持事务;InnoDB不支持全文索引,MyISAM引擎支持全文索引。
8、MySQL支持哪些索引?
1)主键索引(primary key);
2)唯一索引(unique);
3)普通索引(index);
4)全文索引(fulltext)。
9、什么是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是一个预编译的SQL语句,优点是允许模块化的设计,就是说只需创建一次,以后在该程序中就可以调用多次。如果某次操作需要执行多次SQL,使用存储过程比单纯SQL语句执行要快。可以用一个命令对象(call)来调用存储过程。
10、视图的优缺点
(1)优点:
1)可以有选择性的选取数据库里的一部分;
2)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查询从复杂的查询中得到结果;
3)视图可以从多个表中检索数据,维护数据的独立性;
4)对于相同的数据可以产生不同的视图;
5)视图可以提高安全性,因为需要足够的访问权限。
(2)缺点:性能影响
因为查询视图时,必须把视图的查询转化成对基本表的查询,如果这个视图是由一个复杂的多表查询所定义,那么就无法更改数据。
11、列举几种表连接方式以及区别?
(1)连接方式:
1)内连接;
2)外连接;
3)自连接;
4)交叉连接;
(2)连接方式说明:
1)内连接:只有两个元素表相匹配才能在结果集中显示。
2)外连接:
A、左外连接:左边为驱动表,驱动表的数据全部显示,匹配表的不匹配不会显示。
B、右外连接:右边为驱动表,驱动表的数据全部显示,匹配表的数据全部显示,匹配表的不匹配就不显示。
C、全外连接:连接的表中不匹配的数据全部会显示出来。
3)交叉连接:笛卡尔效应,显示的结果时连接表数的乘积。。
12、数据库三范式
1)第一范式:确保每列保持原子性;
2)第二范式:确保表中的每列都和主键相关;
3)第三范式:确保表中的每列都和主键列直接相关。
注意:数据库设计最重要的是看性能和需求,需求>性能>表结构,不能一味的去追求范式建立数据库。
13、SQL的关键字执行顺序
from > on > join > where >group by > with > having > select > distinct > order by > limit
14、场景分析
【例】如果右1000万条数据,执行库查询时如何提高查询效率?
问题分析:从1000万这个数字可以定位到考察数据量特别大的情况下如何提升查询效率。
(1)数据库设计方面
1)建立索引;
2)数据表分区;
3)尽量使用固定长度的字段;
4)限制字段长度;
5)分表、分库。
(2)数据库I/O方面
1)增加缓冲器;
2)涉及表的级联,不同的表存储在不同的磁盘上,以增加I/O速度;
3)改善物理设备,比如更换固态硬盘;
(3)在SQL语句方面
1)优化SQL语句,较少比较次数;
2)限制返回的记录数,进行分页查询;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